7月6日,記者走進位于滁州市南譙區章廣鎮孟洼村的金穗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香菇園區,看到幾十位農民正在食用菌大棚里忙著采摘香菇、裝入塑料筐,隨后運送到冷庫儲藏。
大棚裝配有智能管理系統,通過監控攝像頭、感應器,技術人員可第一時間掌握溫度、濕度、光照情況。
“我們是2019年從全國香菇大縣浙江省慶元縣到這里投資的,有先進的種植技術,南譙區有豐富的麻櫟人工林資源,用麻櫟做菌棒產出多、品質好,可實現優勢互補、強強聯手!惫旧a負責人雷選松告訴記者,公司在一期580多畝的基礎上,正新建二期1100多畝食用菌大棚和深加工項目。
近年來,南譙區主動搭建平臺,與長三角地區科研機構、農業企業聯手開展技術攻關、新產品研發推廣,激活沉睡的林業資源,發展生態富民產業。
2007年,針對麻櫟特色鄉土樹種種植的標準化、良種化問題,該區與杭州的中國林科院亞熱帶研究所、南京林業大學、安徽省林科院四方合作攻關“麻櫟炭用林定向培育及高效利用關鍵技術研究”,并成立紅琊山林場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成為麻櫟種植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的孵化器。
“經過協作攻關,目前南譙區已建立國內一流的櫟類樹種基因庫,為基因突變和良種選育提供了種質資源保障,并開發出炭用林、大徑級木材、炭材兩用林、果用經濟林、無性系種子園、炭蠶復合經營等6個栽培模式!蹦献S區林業局局長項玉勝對記者說,該區還發布麻櫟育苗造林和炭用林培育2個國家行業標準,申報科技創新成果12項,審認定良種9個,建立高標準炭用林和戰略儲備林基地35萬畝,成為國內麻櫟高質量發展和可持續經營的領航者。
南譙區還與長三角科研院所合作開展珍貴藥用樹種青錢柳種質資源收集與葉用林栽培技術、柞蠶養殖、食用菌新品種選育等科技攻關,為產業化經營提供智力支撐。
記者了解到,南譙區大力吸引滬蘇浙企業入駐,構建產業融合發展共同體。2015年,江蘇美尚園林公司在章廣鎮建立櫻花、紅梅、金葉復葉槭等3000畝高端苗木基地,并引入美國“木趣”生態林業項目。浙江省湖州市企業在章廣鎮胡集村合作共建5000畝浙商苗木產業園。南京浦口區與滁州南譙區隔岸相望,湯泉鎮和烏衣鎮苗農聯手打造出30萬畝全國最大的雪松苗木產業基地。
此外,南譙區還在森林旅游方面與滬蘇浙企業合作,菊花炭、櫟菇、柞蠶和產自南譙的奇異果、晴王葡萄、藍莓等優質果品也陸續進入長三角各大城市。
丨來源: 安徽日報(記者羅寶 通訊員王新洋)
主辦:安徽省林業局
協辦:安徽新媒體集團